文化 | 为什么《让我们荡起双桨》有一种淡淡的哀伤?

作者:陆土根

其实那只是一个非常短暂的时代,一种非常罗曼蒂克的新国家的想象,而后就从来没有重现过。

这首歌是1955年电影《祖国的花朵》里的插曲,1955年是什么年代?新的国家建立不久,社会主义改造即将结束,百废待兴,百业待创,整个国家充满了蓬勃的朝气和希望。

《让》里面展现的是对祖国年轻一代新生活的愿景。绿树红墙,蓝天艳阳,碧波白塔,新国家的首都儿童们作为新时代未来的主人翁,荡舟湖上,欢笑歌唱。他们是祖国的花朵,健康,活泼,衣着鲜亮;他们是光荣的少先队员,赤忱,昂扬,积极向上。

这种场景充满了新时代的干净热烈的美,它不同于旧时代那种少年老成,之乎者也的士大夫式的暮气,也不同于后来带着去性别化色彩的,一片草绿的凶猛高亢的军装时代。那个年代的小学生,男孩白衣蓝裤,女孩白衣蓝裙,其中也多有工人装改造的蓝背带裙,蕴含着某种平民化的美。在电影中,女孩们还可以戴头饰,穿花裙,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纯粹。

但这样的时代又能持续多久呢?

更多内容

毫无疑问,这些新时代的美,某种程度是对红色苏联,伟大莫斯科之城的复刻,也是处在那个还承认民族资产阶级为新国家建设力量之一的,新皿煮主义的短暂过渡时期的特有的包容。但伴随着1956年社会主义时期正式开启,1957年整风反右,1959年中苏交恶,这样充满瑰丽浪漫色彩的时代却反而渐行渐远。

花衣服不能穿了,舞也不能跳了,稍有不慎就被打成资本主义的香风毒草,蓝灰的列宁装与草绿的军装占领了城镇的大街小巷。气氛紧张起来,话也不能乱说了,歌也不能乱唱了,祸从口出,运动中谁知道什么时候轮到你?

反右是从那些城市知识分子群体开始的,是必然从大中城市开始,从首善之区开始的。1955年能就读首都小学,泛舟北海的小学生,只怕有许多人的家庭都逃不过这个劫难吧。

接下来是城市经济秩序的紊乱,大批知青的上山下乡。儿时泛舟北海的首都青年,也不得不远走他乡,并且不知何时才能归来。更不用说1966年开始的十年动荡,在“停课闹xx”的口号下,中国大量城市的学校教学秩序最终陷入了混乱与瘫痪。

恢复这一切是要到80年代才开始了。在“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口号中,在争做“四化”建设好少年的宣传里,那些曾经的朝气和希望才可以被重新拾起来一些,但终究已经是今时不同往日。旧日的伤痕,逝去的领袖,连同那些破碎的,混乱的前三十年的精神遗产。我们真的能回到那个充满初心的从前吗?

后三十年的市场经济与体制改革最终消解了这一切,尽管他们本身已经残破不堪。红领巾,少年宫,小白鞋,黑板报,文艺汇演,这些旧时代的符号正在渐渐失去属于他们的芳华。翻开前两年新出的部编小学语文课本,我惊讶的发现封面上的儿童们连红领巾都不戴了。男孩们穿着小马褂;女孩们扎着丸子头,他们贴春联,堆雪人,看灯会,唱京剧。一切都好像历史的轮回,又重新回到了那个百年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