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vim 版本:0.3.1
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处在一个窘境中:学科理论似乎越来越来系统和精致,但对客观世界的解释力却往往差强人意。往往需要的大量条件和观念预设,才能使理论与现实相吻合。而不同背景的专家学者似乎也倾向于认为:本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更能解释和指导这个世界。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对于各种关于和社会议题的理解和说法,也让人经常感觉似乎人与人之间根本就是无法相互理解和对话的。而且,对于彼此争论的理论和逻辑依据,总让人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似是而非的违和感。
根源可能在于:认识论层面的传统框架,已经无法支持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结构与实践,以及人的心理与知识发展;甚至可能“科学”本身是否适合于人文社会领域,都是值得讨论的。可能,人文社科领域需要一种底层的范式转换,而这种范式的甚至可能是哲学的而非科学的。这篇东西尝试探讨一种系统性、动态性的分析框架。目前问题很多:叙述不够规范,概念比较模糊,文字非常粗糙,结构要素缺位等;但已有一定的解释力,先粗线条地给个大概,后面逐步改进和完善。
备注:现实生活中“场”对应“事实”,“态”对应“现实”,“认知”对应“真实”。
备注:人们往往是立足自身观念,用局部性、碎片化、低维度的认知,去解读和定义事实,而没有意识到认知是一个系统过程,首先需要对该系统过程依存的系统合法性进行建构和约束,立足系统的限制性条件,认识才具有有效性基础,即具有合法性。
备注:认知本身也是对象化的、并被持续建构,不附带结构定义和条件约束的认知,不具备裁判客观事实的合法性基础;同时,逻辑本身也是逻辑建构出来的,其抽象层次往往会映射性失真;而观念本身有强大的自我实现本能,需要警惕它对系统的扭曲。
问题:人文社科学者为什么倾向认为本学科的知识具有更强的解释性和指导性
备注:以上分析示例主要是演示前面的纯粹抽象体系,如何用于中观层面理论的分析,不保证严谨,仅作为用例供参考。相关分析过程,同样适用于“人和人之间对于同一个社会议题为什么理解和沟通那么的难以达成一致”这一问题的解读,有兴趣可以试试。
认识 | 认知重构——不确定性基础上的认识论框架(公众号文章)
联系方式
邮件:vim@vim.org.cn 网站:www.vim.org.cn 留言:联系vim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