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认识论 | 认知重构——不确定性基础上的认识论框架

作者:vim 版本:0.3.1

前言:人文社会科学需要新的认识论基础

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处在一个窘境中:学科理论似乎越来越来系统和精致,但对客观世界的解释力却往往差强人意。往往需要的大量条件和观念预设,才能使理论与现实相吻合。而不同背景的专家学者似乎也倾向于认为:本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更能解释和指导这个世界。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对于各种关于和社会议题的理解和说法,也让人经常感觉似乎人与人之间根本就是无法相互理解和对话的。而且,对于彼此争论的理论和逻辑依据,总让人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似是而非的违和感。

根源可能在于:认识论层面的传统框架,已经无法支持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结构与实践,以及人的心理与知识发展;甚至可能“科学”本身是否适合于人文社会领域,都是值得讨论的。可能,人文社科领域需要一种底层的范式转换,而这种范式的甚至可能是哲学的而非科学的。这篇东西尝试探讨一种系统性、动态性的分析框架。目前问题很多:叙述不够规范,概念比较模糊,文字非常粗糙,结构要素缺位等;但已有一定的解释力,先粗线条地给个大概,后面逐步改进和完善。

正文:认知的解构和结构

0.起初没有认知只有存在,认知是存在的全条件集合的程序性条件实现

备注:现实生活中“场”对应“事实”,“态”对应“现实”,“认知”对应“真实”。

1.认知将存在初始化为原型系统,包括3类单元、2种过程、2种机制

备注:人们往往是立足自身观念,用局部性、碎片化、低维度的认知,去解读和定义事实,而没有意识到认知是一个系统过程,首先需要对该系统过程依存的系统合法性进行建构和约束,立足系统的限制性条件,认识才具有有效性基础,即具有合法性。

2.对象、逻辑和观念,通过实例化和系统化,在分析和叙事的过程中进行迭代建构

备注:认知本身也是对象化的、并被持续建构,不附带结构定义和条件约束的认知,不具备裁判客观事实的合法性基础;同时,逻辑本身也是逻辑建构出来的,其抽象层次往往会映射性失真;而观念本身有强大的自我实现本能,需要警惕它对系统的扭曲。

3.认知空间被条件集合后形成认知场域,认识场域在条件驱动后称为认知系统

用例:人文社会科学的认知内卷与叙事纠缠

问题:人文社科学者为什么倾向认为本学科的知识具有更强的解释性和指导性

  1. 先说结论,这是一种错觉,任何一个人文社会学科,对于社会存在的解释力都非常有限,这是由知识的学科化的基本性质决定的;
  2. 社会是一种全息的存在,它基于全维度原型空间。而学科基于有限维度的理论及其量化指标建构的分形空间,维度缺失使其缺少有效解释的知识基础;
  3. 同时,由于认知是一个对现象的编码过程,而现象是一种对于多维度存在的降维映射,进一步编码是现象的进一步映射,两个过程都存在信息和逻辑的丢失或者短路;
  4. 另外,和自然存在不同,人文社会领域的存在是动态建构的,测量、分析和叙事的过程,对于对象和系统都在不同程度的重构,重构不但是针对对象的,也针对空间单元和逻辑系统,即:所有的对象和结构都在不停的互相影响,递归建构中,而人文社科的主流学科范式对此支持有限;
  5. 以上现实决定了,现象集合不可能还原为存在现场,局限性是必然;
  6. 之所有学者认为自己的学科理论有更强的解释性,是因为学科空间是原型空间的分形空间,所有原型空间的议题,都能在学科空间上得到映射,学者将这种要素和逻辑的映射当成了存在本身,以为本学科的叙事能够实现,就成用于现实的解释和调节;
  7. 学科空间的结构,往往是一个多维度认知空间的絮状集合,议题在降维映射的现象空间的逻辑自恰,在现场可能是完全不同的空间结构,使得其往往并不具有现场意义上的效度;
  8. 以上逻辑还可以进一步抽象分析,在较少维度的学科空间里实现的理论自恰,在较多维度的存在空间意义上,可能存在大量的假命题;
  9. 在叙事过程中,以上逻辑被进一步演绎,观念空间是逻辑空间的进一步映射和简化,而观念空间还进一步受到意义和价值的约束和建构,形成叙事系统;
  10. 叙事系统的本能是逻辑自恰,并具有为了自恰而重构逻辑的能力和动力,自恰使叙事系统对象化,并展开为一个想象的叙事空间。
  11. 于是,在对于人和社会的认知上,叙事系统与叙事空间成了客观存在本身。人文社会科学就这样完成了自我的认知内卷,用偶像替代了存在;
  12. 并最终在较低维度的学科理论空间的建构和运行中,将作为原型空间的映射的学科空间中较低维度的理论自恰,误以为适用于高维度世界;
  13. 而在叙事过程中,絮状空间结构的认知投影形成的逻辑的多态集合,使叙事形成纠缠,进而使理解、沟通和现实调节变得艰难且似是而非。

备注:以上分析示例主要是演示前面的纯粹抽象体系,如何用于中观层面理论的分析,不保证严谨,仅作为用例供参考。相关分析过程,同样适用于“人和人之间对于同一个社会议题为什么理解和沟通那么的难以达成一致”这一问题的解读,有兴趣可以试试。

认识 | 认知重构——不确定性基础上的认识论框架(公众号文章)

联系方式

邮件:vim@vim.org.cn 网站:www.vim.org.cn 留言:联系vim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