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alab:epistem:vfrs
差别
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前一修订版后一修订版 | 前一修订版 | ||
idealab:epistem:vfrs [2024/05/12 12:46] – 移除 - 外部编辑 (未知日期) 127.0.0.1 | idealab:epistem:vfrs [2024/08/28 19:14] (当前版本) – 外部编辑 127.0.0.1 | ||
---|---|---|---|
行 1: | 行 1: | ||
+ | # 认识论 | 如何认识和调节我们所处的社会——关于社会的形式表述(vFRS) | ||
+ | |||
+ | 作者:少年vim 版本:av1.0.0 原版发布平台:< | ||
+ | |||
+ | 关键词:(# | ||
+ | |||
+ | [c: | ||
+ | |||
+ | ## 社会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具有以下性质 | ||
+ | |||
+ | 1. [c: | ||
+ | 2. [c: | ||
+ | 3. [c: | ||
+ | 4. [c: | ||
+ | 5. [c: | ||
+ | |||
+ | ## 社会的形成、认知和调节,存在一个从“哲学+文学”到“科学+工程”的过程 | ||
+ | |||
+ | 1. 人的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化形成和社会化过程,通过一般性符号化过程,映射为人对于社会和人自身的一般性认知,这种一般性认知的基础抽象和系统过程,通过哲学和文学得以理解和记录,并被进一步的分析或者叙事。 | ||
+ | 2. 当符号体系和理论系统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对于社会的理解和认知,形成基础社会科学的原型,基础社会科学的分析对象是作为整体的社会和人; | ||
+ | 3. 将知识体系进一步发展到形式子集可以在较细的颗粒度上形成时,分析过程从基础认知过程中分化出来,对于人和社会的分析过程可被映射为分析社会科学,典型如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分析社会科学的分析对象是特定维度和条件集合下的原型社会的子集; | ||
+ | 4. 在基础社会科学和分析社会科学的认识论的基础之上,方法论意义上的应用社会科学的体系进一步形成,依托特定的社会程序、社会组织、社会动力和社会约束的支持,社会主体可以对于社会对象和社会过程进行调节,在微观意义上体现为社会行为,在中观意义上体现为社会工程; | ||
+ | 5. 对于社会对象、社会存在、社会过程的认知和调节,可以在不同的形式化空间中不同程度的系统性或者程序性的理解和调节,这些理解和调节只在其形式范畴内具有正当性和有效性。但往往分析主体对于这种形式正当性的约束缺少理解和把握,或者有意无意的选择性叙事,因此,人们对于社会和人的认知和调节,往往缺少必要的正当性和有效性。 | ||
+ | |||
+ | ## 基于上述形式定义和形式阐释,可以得出以下形式观点 | ||
+ | |||
+ | 1. [c: | ||
+ | 2. 原型[c: | ||
+ | 3. 对于[c: | ||
+ | |||
+ | ## 适用范围 | ||
+ | |||
+ | 1. 本文是对于[c: | ||
+ | 2. 本文所讨论的关于社会与人的认知,属于较为抽象的知识论层面的讨论,它无法直接用于现实问题的分析和叙事,需要结合更为具象的知识体系才具有可用性。 | ||
+ | |||
+ | ===备注区 | ||
+ | |||
+ | **人的维度**:基于[c: | ||
+ | |||
+ | **权利定义**:在本文的形式表述中,[c: | ||
+ | |||
+ | **社会实现**:原生社会存在的实现基于一般性的[a: | ||
+ | |||
+ | **联系方式** | ||
+ | |||
+ | 邮件:[[mailto: | ||
+ | |||
+ | |||
+ | {{ta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