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笔记

放慢,走稳,深呼吸……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idealab:te:model_of_tcr

差别

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到此差别页面的链接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前一修订版
后一修订版
前一修订版
idealab:te:model_of_tcr [2024/05/12 12:46] – 移除 - 外部编辑 (未知日期) 127.0.0.1idealab:te:model_of_tcr [2024/08/28 19:11] (当前版本) – 外部编辑 127.0.0.1
行 1: 行 1:
 +# 微观 | 上山下乡的逻辑叙事++
  
 +{{:symbol:books.jpg?nolink&200 |}} 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毛泽东
 +
 +六十年代中后期,巨大的财政压力+对革命小将失控的担忧+社会意义意识形态,一批批的“知识青年”在“我们都有一双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号召下,奔向了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和农民以及农村出身的同龄人一起,开始了新的生活。
 +
 +## 客观背景
 +
 +1. 建国后几乎每年新增人口两百万以上,按最小16岁参加工作,60年代中期起,国家每年需要新增相应的新业岗位
 +2. 一直到70年代中后期之前,中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国家,城市只能容纳约10-20%的新增人口
 +3. 中国当时采取的通过挤压农村农业剩余,作为支持城市基础工业建设的政策
 +
 +## 焦点分析
 +
 +无法在城市就业的新增就业人口,在城市是“吃闲饭”的,而且16-25岁正值最不稳定最容易搞事的年龄;在农村则成为“生产者”,而且沉重的农业劳动足以消磨他们旺盛的荷尔蒙。同时干群、城乡等新型阶层分化,中上阶层开始逐步形成“老子英雄儿好汉”“城里人乡下人”的剥削价值观,非常的违背社会主义的基本意识形态。
 +
 +于是:六十年代中后期,巨大的财政压力+对革命小将失控的担忧+社会意义意识形态,一批批的“知识青年”在“我们都有一双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号召下,奔向了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和农民以及农村出身的同龄人一起,开始了新的生活。
 +
 +## 延伸思考
 +
 +1. 到底上山下乡是不是不是耽误了一代年轻人呢?
 +2. 伤痕文学到底讲述的是什么样的故事呢?
 +
 +**联系方式**
 +
 +邮件:[[mailto:vim@vim.org.cn|vim@vim.org.cn]] 网站:[[http://www.vim.org.cn|www.vim.org.cn]] 留言:[[:contact|联系vim同志]]
 +
 +{{tag>#文革 #历史 #微观 #模型}}
 +
 +~~DISCUSSION:o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