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微观 | 上山下乡的逻辑叙事++

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毛泽东

六十年代中后期,巨大的财政压力+对革命小将失控的担忧+社会意义意识形态,一批批的“知识青年”在“我们都有一双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号召下,奔向了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和农民以及农村出身的同龄人一起,开始了新的生活。

客观背景

  1. 建国后几乎每年新增人口两百万以上,按最小16岁参加工作,60年代中期起,国家每年需要新增相应的新业岗位
  2. 一直到70年代中后期之前,中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国家,城市只能容纳约10-20%的新增人口
  3. 中国当时采取的通过挤压农村农业剩余,作为支持城市基础工业建设的政策

焦点分析

无法在城市就业的新增就业人口,在城市是“吃闲饭”的,而且16-25岁正值最不稳定最容易搞事的年龄;在农村则成为“生产者”,而且沉重的农业劳动足以消磨他们旺盛的荷尔蒙。同时干群、城乡等新型阶层分化,中上阶层开始逐步形成“老子英雄儿好汉”“城里人乡下人”的剥削价值观,非常的违背社会主义的基本意识形态。

于是:六十年代中后期,巨大的财政压力+对革命小将失控的担忧+社会意义意识形态,一批批的“知识青年”在“我们都有一双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号召下,奔向了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和农民以及农村出身的同龄人一起,开始了新的生活。

延伸思考

  1. 到底上山下乡是不是不是耽误了一代年轻人呢?
  2. 伤痕文学到底讲述的是什么样的故事呢?

联系方式

邮件:vim@vim.org.cn 网站:www.vim.org.cn 留言:联系vim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