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alab:method:vsits
差别
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前一修订版后一修订版 | 前一修订版 | ||
idealab:method:vsits [2024/05/12 12:46] – ↷ 链接因页面移动而自动修正 vim | idealab:method:vsits [2024/08/28 19:13] (当前版本) – 外部编辑 127.0.0.1 | ||
---|---|---|---|
行 45: | 行 45: | ||
(定义事件的分析单元和工作单元,包括主体性对象和系统性节点两个维度切入,用于问题分析和战略制订,寻找实现目标的最佳方法和路径) | (定义事件的分析单元和工作单元,包括主体性对象和系统性节点两个维度切入,用于问题分析和战略制订,寻找实现目标的最佳方法和路径) | ||
- | - **[[kbase: | + | - **[[kres: |
(定义社会主体在社会系统中,社会行为的内在动力机制,以及与其它主体间的连接机制,用于明确社会系统中不同主体的行为策略的内驱力) | (定义社会主体在社会系统中,社会行为的内在动力机制,以及与其它主体间的连接机制,用于明确社会系统中不同主体的行为策略的内驱力) | ||
- | - **[[kbase: | + | - **[[kres: |
(社会议题的逻辑化分析,从基于现象的叙事为起点,进行逻辑展开的另一个工具,偏向于中观层面的多层次抽象展开) | (社会议题的逻辑化分析,从基于现象的叙事为起点,进行逻辑展开的另一个工具,偏向于中观层面的多层次抽象展开) | ||
- | - **[[kbase: | + | - **[[kres: |
(定位议题的合法性场域的大致范围,以及结构张力的边界,减少在非法场域进行无意义的讨论) | (定位议题的合法性场域的大致范围,以及结构张力的边界,减少在非法场域进行无意义的讨论) | ||
- | - **[[kbase: | + | - **[[kres: |
(将社会构成主体的“组织”作为一个单元座标化,进行多维度的展开,以更加精准、立体、科学的进行分析,本文以三个维度的五度标量作为示范) | (将社会构成主体的“组织”作为一个单元座标化,进行多维度的展开,以更加精准、立体、科学的进行分析,本文以三个维度的五度标量作为示范) | ||
行 84: | 行 84: | ||
**联系方式** | **联系方式** | ||
- | 邮件:[[mailto: | + | 邮件:[[mailto: |
{{tag># | {{tag># |
idealab/method/vsits.1715489172.txt.gz · 最后更改: 2024/05/12 12:46 由 v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