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笔记

放慢,走稳,深呼吸……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digest:digest:notes_of_the-roots-of-romanticism

读书 | 《浪漫主义的根源》

作者:以赛亚·柏林

整理人:何必

前言:两个世界的后代

“一旦观念进入世界,必然焕然一改;一旦复现,本质已然变异,不复初衷。”

“伯林找到了浪漫主义和自由主义之间的联系,这一联系彰显了一个普遍的事实。不论是思想传统抑或将其具身化的人类都不是简单的整体,无法个个封闭起来,互不相干。
当浪漫主义者将某种纯粹之物尊为至高无上的价值时,他们其实也在设计将为人类的敌人所用的武器。
同时,他们视而不见观念付诸实践的后果。任何观念,包括他们自己的观念都有可能变异为对立面。”

寻找一个定义

1.柏林认为,浪漫主义是一个危险和混乱的领域,关于浪漫主义的著述要比浪漫主义文学本身庞大,而关于浪漫主义之界定的著述要比关于浪漫主义的著述更加庞大。这里存在着一个倒置的金字塔。同时,浪漫主义也格外重要,它是近代规模最大的一场运动,是西方意识领域最伟大的一次转折。

2.柏林认为,人类的基本观念已经发生过不可数尽的革命,这意味着人类的意识已经受过很大的改变。一般依赖着两种文化模式去试图令人类更美好从而发生革命,一种是笃信世上具备某种完美的前景,依赖某种路径最终可以获得真理;另一种是宗教。

3.柏林所研究对象的界定:“我所要论及的浪漫主义有时间的限定,我无意涉及永恒的人类态度,只想关注在特定历史阶段发生,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某次变革。因此我准备将注意力集中到十八世纪的后期发生的变革。变革发生,不在英国,不在法国,而主要是在德国。”

——时人的精神状态:“他们认为,最高意义的价值是诸如正直、真诚,随时准备为某种内心理想献身,为某种值得牺牲一切、值得为之生为之死的理想奉献一个人的所有。你会发现他们感兴趣的首先不是知识或科学的进步;对政治权力没有兴趣,对幸福没有兴趣;他们对于为了找到个人的社会位置而去适应社会,与政府和平共处,对国王或共和国保持忠诚特别没有兴趣。你会发现,常识、温和适度的态度与他们的观念毫不沾边;你会发现他们相信为自己的信念战斗至最后一息的必然性;你会发现他们相信殉道的价值,无论这种殉道为的是哪种信仰;你会发现他们相信少数比多数更神圣,失败比成功更高贵,成功往往是赝品或粗俗一类的东西。理想主义(idealism)的观念,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唯心主义”,而是我们在日常意义上使用的概念——也就是说一个人准备为某种原则或某种确信而牺牲的精神状态,一个永不会出卖信念的精神状态,一个为自己的信仰甘受火刑的精神状态(因为他信,他愿意这样)。这种态度以前不曾多见。人们所钦佩的是全心全意的投入、真诚、灵魂的纯净,以及献身于理想的能力和坚定性,不管他信仰的是何种理想。”

——一种价值观的改变:“人们的精神状态和动机比结果更为重要。情感的纯洁、完整、投入、奉献——这些精神气质,比较容易得到人们的敬佩,成为一般的道德态度。这种价值观逐渐普及起来,起初是在少数人当中,后来则扩展到更多的人群之中。”

——“这种态度,我不会说它是崭新的,无论如何不能说它是崭新的,但无论如何,这种态度也够新的了,足以值得重视。不管原因何在,它毕竟发生了,在我看来,它产生于1760年和1830年之间。首先始于德国,之后扩展开去。”

——意识形态的剧变:“很清楚,人们的观念意识开始转变。这种转变足以使他们不再相信世上存在着普适性的真理,普适性的艺术正典;不再相信人类一切行为的终极目的是为了除弊匡邪;不再相信除弊匡邪的标准可以喻教天下,可以经得起论证;不再相信智识之人可以运用他们的理性发现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人们转变了他们的生活态度和行动理念。的的确确,一些转变发生了。若问到底有哪些转变发生,我们得知人们转向情感主义;人们突然转向原始遥远的事物——对遥远的时间、遥远的地方产生兴趣;人们转向无限,对无限的渴望喷涌而出。人们谈论“宁静中回忆的感情”,人们谈论的话题——这些话题和我前面提到的(启蒙时期的)话题有什么联系,尚不清楚,人们谈论司各特的小说、舒伯特的歌曲、德拉克洛瓦、国家崇拜的兴起,以及德国人对于自己经济自足所发的矜夸之词,也谈论超人的品质,对于狂野不羁的天才、绿林好汉、英雄、唯美主义、自我毁灭的赞颂。”

4.一些杰出作者的对浪漫主义的定义:“司汤达说,浪漫主义是现代的和有趣的,古典主义是老旧的和乏味的。听起来很简单,但事实并非如此。他的意思是浪漫主义是去理解驱动你自己生命的各种力量,而不是遁隐于过时的事物。…歌德却认为,浪漫主义是一种疾病,是狂野诗人和天主教反动派虚弱的、不健康的战斗口号;而古典主义则是强健的、鲜活的、愉快的、合理的,如同荷马或《尼伯龙人之歌》。尼采说,浪漫主义不是疾病,而是药方,用来治愈疾病。西斯蒙第,…他认为浪漫主义是爱、宗教和骑士精神的联合。但是,弗里德里希·冯·根茨,…他认为浪漫主义是三头蛇怪的一颗头颅,另外两颗分别是改革和革命;浪漫主义实际上是来自左翼的威胁,对宗教、对传统、对必将灭亡的旧时代的威胁。…海涅说,浪漫主义是从基督的鲜血中萌发出来的激情之花,是梦游的中世纪诗歌的苏醒,是梦中的塔尖,用露齿一笑的幽灵那种悲戚的目光注视着你。马克思主义者会补充道,浪漫主义是对工业革命恐怖的逃避,罗斯金会赞同这一点,他认为,浪漫主义是美丽的过去与可怕、单调的现实的对照;…丹纳则说,浪漫主义是1789年之后资产阶级对于贵族统治的叛乱;是新兴暴发户的能量和力量,一种绝对相反的能量和力量的表现;是新兴资产阶级以意气风发的姿态对抗社会和历史上陈旧、体面、保守的价值观的表现。它不是软弱或绝望的表现,而是野兽般的乐观主义的表现。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浪漫主义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先驱,最伟大的鼓吹者和预言家,他认为人有一种可怕的不可满足的欲望,总想遨游于无限;一种狂热的渴望,总想摆脱个体狭窄的束缚。与此渴望大致相同的情感可以在柯勒律治那里找到,甚至在雪莱那里找到。但是,费迪南·布吕内蒂埃在十九世纪末说,浪漫主义是文学自我中心主义,是舍弃更大的世界而强调个人,是自我超越的对立物,是纯粹的自我断言;塞里埃男爵赞同这个说法,认为浪漫主义是极端自我主义和原始主义的,他的观点得到白璧德的应和。…A. W.施莱格尔与斯塔尔夫人都同意浪漫主义起源于罗曼语国家,或至少起源于罗曼语言,浪漫主义实际上就是修正过了的普罗旺斯吟游诗人的诗歌;但勒南说浪漫主义起源于凯尔特语国家。加斯东·帕里斯说浪漫主义起源于法国布列塔尼地区;塞里埃说浪漫主义是柏拉图和雅典法官伪狄奥尼索斯(pseudo-Dionysius)的混合。博学的德国批评家约瑟夫·纳德勒说浪漫主义实际上是居住在易北河和尼蒙地区之间的德国人的思乡病——对于他们的原乡、古老的德国中部的怀念,是被放逐者和殖民者的白日梦。艾兴多夫说浪漫主义是新教徒对于天主教会的怀旧之情。但是,夏多布里昂,…他说浪漫主义是灵魂自我游戏时秘不可述的欢愉:“我永远都在说自己。”约瑟夫·艾纳尔说浪漫主义是爱上某些事物的意愿,是对他人而不是对自己的态度或情感,它反对权力意志。米德尔顿·默里说莎士比亚实质上就是一个浪漫主义作家。他又补充道,卢梭以来所有伟大的作家都是浪漫主义的。”

5.浪漫主义的一些特征:“它是原始的、粗野的,它是青春,是自然的人对于生活丰富的感知,但它也是病弱苍白的,是热病、是疾病、是堕落,是世纪病(the maladie de siècle),是无情的美女(La Belle Dame Sans Merci),是死亡之舞,其实就是死亡本身。是雪莱描绘的彩色玻璃的圆屋顶,也是他永恒的白色光芒,是生活斑斓的丰富,是生活的丰盈(Fülle des Lebens),是不可穷尽的多样性,是骚动、暴力、冲突、混沌。它是安详,是大写的“我是”的合一,是自然秩序的和谐一致,是天穹的音乐,是融入永恒的无所不包的精神。它是陌生的、异国情调的、奇异的、神秘的、超自然的;是废墟,是月光,是中魔的城堡,是狩猎的号角,是精灵,是巨人,是狮身鹫首的怪兽,是飞瀑,是弗洛斯河上古老的磨坊,是黑暗及其力量,是幽灵,是吸血鬼,是不可名状的恐惧,是非理性,是不可言说的东西。它又是令人感到亲切的,是对自己的独特传统一种熟悉的感觉,是对日常生活中愉快事物的欢悦,是习以为常的视景,是知足的、单纯的、乡村民歌的声景——是面带玫瑰红晕的田野之子的健康快乐的智慧。它是远古的、历史的,是哥特大教堂,是暮霭中的古迹,是久远的家世,是不可分析的、人们愿意信守却无法表达出来的旧秩序,是摸不到、估不出的事物。它又是求新变异,是革命性的变化,是对短暂性的关注,是对活在当下的渴望,它拒绝知识,无视过去和将来,它是快乐而天真的乡村牧歌,是对瞬间的喜悦,是对永恒的意识。它是怀旧,是幻想,是迷醉的梦,是甜美的忧郁和苦涩的忧郁,是孤独,是放逐的苦痛,是被隔绝的感觉,是漫游于遥远的地方,特别是东方,漫游于遥远的时代,特别是中世纪。但它也是愉快的合作,一起投身于共同的创造之中,是对自己身在某个教会、某个阶级、某个党派、某个传统和某个伟大的、无所不包的、秩序井然的等级之中的意识,身在骑士、扈从、教会的等级之中,有机社会的关系之中或某个神秘的组织之中的意识,正如巴雷斯所说,“大地与死者(la terre et les morts)”,是身在共享一种信念、共居一片土地、共流一脉血液、共有一样的祖先、同侪和后代的伟大社会之中的意识。它是司各特、骚塞、华兹华斯的保守主义,也是雪莱、毕希纳和司汤达的激进主义;它是夏多布里昂美学意味的中世纪精神,也是米什莱对于中世纪的厌恶;它是卡莱尔对权威的崇拜,也是雨果对于权威的憎恨;它是极端的自然神秘主义,也是反自然主义的极端唯美主义;它是能量、力量、意志、青春,是自我的展现,它也是自虐、自残、自杀;它是原始的、单纯的,是自然的胸怀,是绿色的田野,是母牛的颈铃,是涓涓小溪,是无垠蓝天。然而,它也是纨绔主义,是打扮的欲望。红色的背心,绿色的假发,染成蓝色的头发,这就是热拉尔·德·内瓦尔的追随者某个时期招摇巴黎街头的行头。它是内瓦尔在巴黎街头用线拽着溜达的龙虾。浪漫主义是爱出风头的,是怪癖,是为《欧那尼》一剧而战的战场,是倦怠,是生之厌倦,是萨丹纳帕路斯之死,不管是德拉克洛瓦的绘画、柏辽兹的音乐还是拜伦的诗所描述的萨丹纳帕路斯之死。它是帝国、战争、屠杀,是不同世界的冲突。它是浪漫主义的英雄——反叛者,厄运缠身的人(l'homme fatal),受诅咒的灵魂,是海盗、曼弗雷德们、异教徒们、拉腊们、该隐,是拜伦诗中的那些英雄。它是梅莫斯,是让·索柏格,所有被驱逐的人和所有伊什梅尔,所有处于十九世纪小说中心地位的纯洁的高等妓女和心志高尚的罪犯。它以人头为酒杯醉饮,它是想要攀登维苏埃火山与同类灵魂对话的柏辽兹,它是撒旦的狂欢,是愤世嫉俗的讽刺,是魔鬼般的笑声,是黑色的英雄。它也是布莱克想象中的上帝和他的天使,是伟大的基督教社会,永恒的秩序和“不足以表达基督灵魂的无限与永恒的布满繁星的天空”。简言之,浪漫主义是统一性和多样性。它是对独特细节的逼真再现,比如那些逼真的自然绘画;也是神秘模糊、令人悸动的勾勒。它是美,也是丑;它是为艺术而艺术,也是拯救社会的工具;它是有力的,也是软弱的;它是个人主义的,也是集体主义的;它是纯洁也是堕落,是革命也是反动,是和平也是战争,是对生命的爱也是对死亡的爱。”

对启蒙运动的首次冲击

1.撑起西方传统的三个支柱

——A:“所有的真问题都能得到解答,如果一个问题无法解答,它必定不是一个问题。我们可能不知道问题的答案,但总有人知道。或许我们自己太无能、太愚蠢、太无知而无法发现答案。若是那样,总有一些比我们聪明的人——比如专家、精英之类——也许能够找到答案。也许我们是有罪之人,因此无法掌握真理。若是那样,我们此生不会,但在来世可能掌握真理。也许在人类堕落与大洪水之前的黄金年代,在我们变得无能和有罪之前,真理是能够被掌握的。也许黄金年代不在往昔,而在未来,我们到时总会发现真理。不在现世,必在来世;不在当下,便在将来。区别如此而已。但根本说来,答案肯定会有人知晓,如果不是凡人,至少会是由某个全知全能的存在,由上帝所知晓。如果答案根本不可知,如果答案以某种方式隐而不露,那么这个问题就有问题了。这个命题是基督徒和经院哲学家,启蒙运动和二十世纪实证主义的共同命题。事实上,它正是西方主要传统的骨干,也是浪漫主义萌蘖之处。”

——B:“所有的答案都是可知的,有些人可以通过学习和传授得到的方法获知这些答案;世上存在一些可供学习和传授的技巧,人们借此寻求答案——关于世界由何物组成,我们在其中占据什么样的地位,人与人、人与物之间是什么关系,真正的价值何在,以及其他所有严肃的、可回答的问题的答案。”

——C:“所有答案必须是兼容性的。如果答案不能相互兼容,混乱就会发生。明确地说,一个问题的正确答案不会与另一个问题的正确答案相冲突;逻辑上,正确的观点之间是不会互相矛盾的。如果所有问题的答案都能以命题的形式陈述出来,如果所有真命题原则上都可以被发现,那么接下来就可以有一个关于理想世界的描述——一个乌托邦,如果你想这样称呼它的话,一个可以被所有严肃问题的正确答案描述出来的乌托邦。这个乌托邦,虽然我们可能无法企及,但至少是一种理想,我们借以比照当下种种不完美之处的理想。”

2.柏林认为,启蒙运动时对上述传统做了改动,即“答案不是通过那些延续至今的传统方法获得的”,从而导致了诸多领域——伦理、政治、艺术、科学等——的一定混乱和创新。同时,和传统的意识形态的抗争中,也出现了一定的共识,即“我们正在进步,我们正在发现,我们正在摧毁古老的偏见、迷信、无知和残忍,我们正在建立某种科学,以使人们生活得幸福、自由、道德和正义。”然而,正是这些观点,使得启蒙运动遭受到了攻击。

3.启蒙运动的裂痕:孟德斯鸠

——相对主义的冲击:“孟德斯鸠认为,尽管所有人都追求同样的事物,即幸福、满足感、安宁、正义、自由——他并未否定任何一点——但是,鉴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他们获取这些事物的手段必定各不相同。他的这句话意味深远,但原则上并未与启蒙运动的基本理念相抵触。”

——“它确实修正了如下理念——世上存在着永恒的真理,永恒的制度,永恒的价值,适用于所有时代,放之四海而皆准。真实的情形却是,你必须灵活务实;你得告诉自己,唉,世上并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普适性的东西;大多数的人,在大多数的时候都会见机行事、因地制宜的。”

——孟德斯鸠的相对主义以及相对包容的观点,如巨石插入启蒙以来追求一种客观真理的浪潮。

4.休谟的怀疑:

——卡尔·贝克尔认为,“休谟揭示出哲学家所相信的那种必然性,那种维系宇宙的严格的逻辑网络,那种人类理性能够掌握、人类必须遵循的逻辑网络,实际上并不存在。如此一来,他瓦解了启蒙主义所倚仗的那层无懈可击的铠甲,那种必然关系的统一体;自然而然,他颠覆了启蒙的基本主张。”柏林并不同意,柏林认为休谟的攻击主要体现对两个命题的怀疑上。

——A:“因果关系是不是我们直接感知到的,或者说我们能否确确实实知道它是存在着的。他认为,万事之间并非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不过遵从某种规则,无须相互制约。并非有因就得有果,并非这个事件必定引发那个事件,或者说,并非一种情形就会造成另一种情形。你所要说的是:这种情形通常会伴随着那种情形出现;正常情况下,这件事会在那件事之前、之后或者同时发生——对于实际目的来说,是前是后还是同时,区别不大。”

——B:“当他问自己如何知道有一个外在客观的世界时,他说他无法用逻辑推导出来:没有任何方法可以论证桌子的存在,没有任何方法可以论证此时此刻我正在吃一个鸡蛋,或正在喝一杯水。我可以用几何的方法论证事物,我可以用算术的方法论证事物,我可以用逻辑的方法论证事物,我想,或许我还可以用纹章学或者棋术,或其他符合人为原理的、习见的科学方法来论证,但我无法根据数学的确定性来证明任何事物都是存在的。我所能说的是,如果我忽略了一个事物,我会为此懊恼。如果我假设我前面没有桌子,我向它走去,我很可能会吃苦头。但是,我无法用证明数学命题的方法来证明它的存在,无法用证明逻辑命题的方法来证明它的存在。用这类方法反向论证,不只是错误而且也没什么意义。因此,我必须将这个世界当作一种信念之事接受下来,出于一种信任接受它的存在。信念不具有推论的确定性。实际上,推论完全不能用到实存之物上。”

——因此,休谟削弱了一种以往的观点,即“宇宙是一个合理的整体,它的每一部分都不可或缺,每一部分对其他部分而言都是必然性地重要,每一部分只能是它自己,不能被替代。彼此互联互动的部分构成了一个优美合理的整体。有种旧的信念就这么认为:大凡正确的事情必然就是正确的,任何事物只能是它自己,无复有他。”

5.德国的时代背景及虔敬运动

——受伤的民族情感:法国的光彩夺目,令德国屈辱和伤痛,产生自卑。

——国家的分崩离析:三十年战争,血腥的死亡令德国的发展停滞。

——衰弱的国家意识:地方性文化发展,缺少国家意识。

——虔敬运动:基于上述背景,柏林认为,浪漫主义的真正之源,渗透了德国。“虔敬派是路德教的一支,它主张认真研习《圣经》,推崇人和上帝之间的个别关系。由此,它特别强调精神生活,蔑视求知,蔑视庆典和一切形式的东西,蔑视排场和仪式,特别强调受苦的人类个体灵魂与造物主之间的个别关系。斯彭内尔、弗兰克、亲岑多夫、阿诺德——所有这些虔敬运动的发起人试图为大量遭受社会欺凌和政治苦难的人们带来安慰和救赎。这一切无非是一种深度的逃避。…当通往人类自我完善的自然之径被堵塞时,人们便会逃向自我、沉溺于自我,建立一个外在厄运无法侵入的内心世界。类似的情形曾发生在古希腊时期。当时亚历山大大帝已经开始摧毁希腊城邦,斯多葛学派和伊壁鸠鲁学派开始宣扬全新的个体救赎的道德理念,他们断言政治不重要,公民生活不重要,在个人救赎的迫切需求面前,伯里克利、德摩斯梯尼、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所标举的伟大理想都是微不足道的。”这也是其得以存在的氛围。

——柏林认为,德国浪漫主义运动的根源——即受伤的民族情感和可怕的民族屈辱的产物。德国人投入到虔敬之中,然而科学摧毁了宗教对世界的确认之后,他们剩下了虔敬派的脾气,这也是德国人的独有事物,也是柏林追溯到德国一定原因。

6.哈曼:最沉重的打击——神秘的生机论,从自然和历史中感知上帝的声音。

——影响多人:如赫尔德、歌德、克尔凯郭尔等等。

——主要观点:哈曼首先认可了休谟,“如果你要问如何认识宇宙,那答案会是认识它靠的不是智慧,而是信仰。”其次是质疑了科学,认为科学是有极限的,它不能回答人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科学一旦被运用到人类社会,就会导致某种可怕的官僚主义”。然后是认为人们想要的是创新、是创造,“创造是一种难以形容、不可言传、无法分析的个人行为。通过这种行为,人们在自然界印上自己的痕迹。创造是任凭自己的意志驰骋,说自己想说的话,诉说自己内心的想法以及冲破任何障碍的冲动。因此,在他看来,启蒙的整套学说正在扼杀人们的活力,以一种苍白的东西替代了人们创造的热情,替代了整个丰富的感官世界。没有了感觉,人们便无法生活,无法食饮,无法快乐,无法交际,无法沉醉于一千零一种行动之中,没有它们,人们会枯萎死亡。在他看来,启蒙并未强调过这点。在启蒙运动思想家的想象中,人,即便不是“经济人”,至少也是某种人造的玩偶,某种无生命的模型”。

——哈曼将“神思和奇想从艺术那儿剥离出来,就等于是谋杀,谋害艺术、生命和荣誉。热情——是艺术所拥有的,它无法描述,无法分类。”

——歌德如此论及哈曼:“为了达到某种不可能达到的目的,他穷尽一切方式。”将哈曼的观点概括为:“人所采取的一切行动源于他自身力量的联合,所有的分离都应该被否定。”

浪漫主义的真正父辈

1.18世纪的社会氛围:科学取得伟大胜利,旧秩序崩溃(宗教信仰),理性主义甚嚣尘上,人类情感被压抑。因此,“一般人心目中,十八世纪是一个和谐、对称、无限理性化、典雅、精致的时代,一个人类理性和美丽不受深奥晦涩之物扰乱的犹如镜子般宁静的时代。”但是,“一股强大的反科学、兴人欲的思潮随之兴起”,这种起初的叛逆,最终开启了新时代。

2.哈曼(见C2)

3.哈曼的战友们

——威廉·布莱克

——狄德罗

——卢梭

4.浪漫主义的真正父辈:赫尔德

——其一,表白主义(expressionism)的观点。“赫尔德认为人的基本行为之一是表白,是有话要说。因此,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在充分地表白自己的本性;如果他不能充分地表白自己的本性,那是因为他在自我残害或自我限制,抑制了自己的能量”,随之,赫尔德认为“每个希望表白自己的人都要使用词语。词语不是他个人的创造,而是经由传统意象代代相继的长流水,流到他这里来的。这条长流已经容纳了别人的情感表白。如此一来,个人就与他人共饮一水。这种关系虽不易察觉,但乃是天性使然。关系越近,共同点越多。此处,赫尔德没有使用血缘的标准,亦没有使用种族的标准。他使用了“民族”这个概念,但在十八世纪,德语里的“Nation”一词尚未具有十九世纪的内涵。他提出把语言作为民族纽带,把土地作为民族纽带。他的理论,大概是这样的:隶属于同一群体的人,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更直接地影响了他们存在的状态,而不同地域的人之间的共同点就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了”。

——其二,是归属的观念(notion of belonging),意即归属于某一个群体。根据语言、民族的层层递进,这因此“发端出整个历史主义、进化论的观念。所谓历史主义、进化论的观念就是说你只能通过了解与你自身所处环境很不相同的环境,才能了解那里的人。这个观念也是归属感观念的根基。这个观点是赫尔德第一个提出来的。持有这个观点的赫尔德当然要去抵制世界主义的观念了。”这意味着不同时代、不同的人有各自的归属,18世纪的人不能理解古希腊人,日本人不能理解巴比伦人,他们是处于不同的区域,处于不同的世界,因此所谓的能够被发现的客观答案,实际上是相对的不同道路所追寻的主观答案。

——其三,真正的不同的理想之间经常互不相容,甚至不能够调和。也就是不同的文化具备不同的理想,“每个人类群体都应该为自己与生俱来的东西而奋斗,或者说,为了他们的传统而奋斗。每个人都属于他所在的群体。作为一个人,他应该说出他认为是真的真理。对每个人而言,他所相信的真理与别人心目中的真理一样正当有效。多样的色彩构成了万花筒般的世界,但没有人能够看到全部的世界,没有人能看到全部的森林,只有上帝能够看到整个宇宙。人,由于属于特定的群体,生活在特定的区域,他们不可能看到整个宇宙。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内在的理想。”

——为什么赫尔德是父?:“他把自己的一些个性遗传给了浪漫主义运动,包括抵制整齐划一、抵制和谐、抵制理想互容性——不管是在行动领域还是在观念领域。…对于赫尔德来说,生命在于表达各种经验,在于以你完整的个性方式把自己的经验传达给别人。至于人类在两百年、五百年、两千年的时间里能做到什么,这个问题并不重要。他不关心,他也看不出有关心的必要。他的观点是对持续影响西方两千年的“永恒的哲学”的一次全新革命和颠覆。“永恒的哲学”认为所有的问题都有正确的答案,所有正确的答案原则上来说都是可以发现的,所有的答案原则上来说都是兼容的,能够镶拼成七巧板那样和谐的整体。如果赫尔德是对的话,那么永恒的哲学就是错的。对于这个问题,在他之后的一百七十年里,人们一直争论不休,不仅在行动上也在理论上,不仅在民族革命战争之中也在信念和实践的暴力冲突之中,不仅在艺术方面也在观念方面。”

拘谨的浪漫主义者

1.浪漫主义的另一真正父辈:康德

——“康德痛恨浪漫主义。他憎恶一切形式的放纵和幻想,即他称之为“狂想”的东西,憎恨任何形式的夸张、神秘主义、暧昧、混乱。即便如此,他还是被推举为浪漫主义的父辈之一。”康德认为哈曼是个悲惨、神志错乱的神秘主义者;也讨厌赫尔德作品那种空泛无凭的概述、汪洋恣肆的想象。在他看来,这些都是对理性的冒犯。

——康德崇尚科学,逻辑性和严密性。

——柏林认为,康德是依赖其道德哲学,成为了浪漫主义的父辈。

——康德认为,“每个人都能意识到情感倾向、欲望、激情与责任、正当行为之义务的区别——一方面是那从外面攫住他的情感倾向、欲望、激情,这些是他情感或感知或经验本性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是责任、正当行为之义务的观念,而这些往往与享乐的欲望和情感偏向相冲突。混淆二者在他看来是一种原始的谬误(primitive fallacy)。”

——康德重视自由,康德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在康德看来,只因为他能够做出选择。人与自然界其他事物——动物、无生命的物体、植物——之间的区别在于人之外的事物受制于因果律,人之外的事物必须严格遵守一些预设好的因果程序;而人却可以依照自己的意志自由选择。这个,意志,便是区分自然界中人与其他事物的东西。”

——A:康德反对任何一种人支配人的形式。“剥削是一种罪恶。”慷慨也是一种恶,是一种“施舍”。

——B:康德对所有决定论全盘否定,因为他对人类意志的着重强调。这就是被他称为自律性的东西,只要受外界因素,不管是身体方面还是情感方面的外界因素所左右,这种状态就是他谓之的他律性,也就是说他律性的法则及根源是外在于人类自身的。因此产生了一种革命性的自然观,“自然是敌人,或自然是中性材料”。

2.柏林对康德的评价:“某种意义上,康德到底还是十八世纪启蒙运动的一个孩子,因为他认为所有的人,只要他们心灵纯洁,一旦自问何谓正当行为时,在相似的环境下他们得出的答案是一致的,因为对于所有问题,人们共有的理性将使他们得出完全相同的答案。…有段时间,康德认为只有少数人受到足够的启蒙,获致足够的经验或具有足够高尚的道德才能给出问题的正确答案。但是,在卢梭的《爱弥儿》刺激之下(康德非常欣赏这本书——他书桌上方悬挂的唯一一张人像就是卢梭的画像),他逐渐相信所有人都有能力给出问题的正确答案。任何一个人,不论他有什么知识缺陷——他可能无知,他可能对化学一无所知,他可能对逻辑一无所知,他可能对历史一无所知——但他依然能够发现问题的合理答案:我应当有什么样的行为举止?所有对这个问题的合理回答必定是一致的。我要强调的是:一个听凭冲动行动的人,不管他的行为多么慷慨;一个依照本身性格行动的人,不管他的行为多么高尚;一个屈服于无从避免的压力行动的人,不管这压力来自外界或自己的性情,这个人不算是在行动,至少不是作为道德的载体在行动。唯一值得拥有的是无拘无束的意志——这就是康德一再强调的核心命题。”

3.席勒

——“不厌其烦地强调唯一能够使人成为人的事实就是人有能力超越自然,模塑她、压倒她,按照自己美好的、无拘无束的、受道德指引的意志去征服她。”

——席勒痴迷自由,他不断地提到精神性的自由:理性的自由,自由王国,我们的自由自我,内心的自由,心智的自由,道德的自由,自由的智识——一个他钟爱的表达——神圣的自由,固若金汤的自由堡垒;还有其他一些表达,他用“独立”代替“自由”。这有力的影响了浪漫主义的诗歌艺术和造型艺术。

——自然与人:“自然与人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对比:自然是一个本质性的、反复无常的,或许有因果联系的,或许是偶然为之的实体,而人,具有道德,能够辨别欲望与意志、责任与利益、正当与错误,能够采取相应的行动,即便因此触犯自然。”

——多余人/伟大罪人

——席勒认为,人类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Notstaat(蛮荒阶段),一个受必然性左右的阶段,这个阶段呈现出“Stofftrieb”的状态——“生理冲动”,亦即现代心理学中的“驱力”。此时,人类受到自然物质的驱使。他们没有理想,只会相互冲撞,因此需要把他们分开,是所谓的蒙昧状态(savage state)。紧随其后的是不蒙昧状态(not savage state),这种状态与前面的相反,为了改善自己的境遇,人们接受严格的法则,并奉之为圭臬。有意思的是,席勒仍称其为野蛮人状态(barbarian state)。对他来说,蒙昧之人受自己无法控制的激情所驱使,野蛮人则不明就里地崇拜偶像,譬如那些绝对法则——因为它们不容触犯,因为它们已被确立了,因为它们是一种训诫,因为有人说它们是绝对的,因为它们源于隐秘却不容置疑的权威。席勒把这叫作野蛮主义,因为这些禁忌声称自己具有合理的权威。第二阶段——Vernunftstaat,即理性阶段——这个阶段有着康德和他的戒律。第三阶段——曾有过一个辉煌的黄金时代,一个人性的联合体,激情与理性尚未分离,自由与必然尚未分离。

——席勒留下的响亮音符:“理想、目的、目标并非通过直觉、科学的手段,通过对神圣文本的阅读,通过听取专家或权威人士的意见而被发现;理想根本不是被发现的,理想是被发明的;理想不是被找到的,理想是生成的——它是生成的,犹如艺术是生成的。席勒说了,鸟可以启示我们,因为我们认为,尽管是误认为,它们克服了地球引力,它们可以翱翔,凌驾于必然性之上,我们人却做不到。一个花瓶可以启发我们,因为它脱胎于粗粝的材料,你可以把这种脱胎换骨视为形式的胜利,不过,这胜利属于自由发明的胜利,而不是属于加尔文派、路德派以及其他宗教或其他世俗暴政强行推行的那些严格的形式。这里有着发明形式和创造理想的激情。”

4.费希特

——生命始于行动,知识只是工具。

——“事物之所以是这副模样,不是因为它们外在于我而独立存在,而是因为我让它们变成那样;事物存在的形式取决于我如何对待它们,我需要它们做什么。这是出现较早却影响深远的实用主义。食物不是先于我的饥饿存在的,而是因为我的饥饿它才变成了食物。”

——“人是一种持续进行的行动——连行动者都称不上。人必须坚持不懈地生产和创造才能臻于完满。一个不再创造的人,一个只是单纯接受生活和自然所赐的人,其实已经死了。”

5.柏林对浪漫主义发轫点的总结:“我们从这里看到了巨大的民族主义驱动力或由阶级激发出来的集体驱动力观念的端倪,这个观念是一种神秘的观念——人富于创造性地奋勇向前是为了不冻结,不灭亡,不被任何静止的东西——不管它是静止的自然,还是一些制度、道德原则、政治原则、艺术原则或任何其他不是他们创造出的、不属于生生不息的改造过程的东西—所压迫。对于备受鼓舞的个人或民族而言,这个观念开启了一种巨大的驱策力,驱策他们不断地重塑自身,不断地追求净化自身,直至达到一个未曾听说的高度,永无止境的自我改变、自我创造,成为不断创造自身的艺术品,向前,向前,犹如一个浩瀚的宇宙设计那样永远在更新自己。这种半玄学半宗教的观点,最早出现在康德冷静的行文中,受到康德无比强烈、无比愤慨的批判,然而注定会无比猛烈地影响德国的政治与道德,还有德国的艺术、德国的散文和德国的诗歌,再后来又很自然地转而影响到法国,还有英国。”

奔放的浪漫主义

1.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认为:“三个因素从美学、道德和政治方面深刻影响了浪漫主义,它们依次是:费希特的知识学、法国大革命,以及歌德的著名小说《威廉·迈斯特》。”

2.费希特的知识学:

——“他认为“自我”并不是在认知过程中自然而然浮现出来的。当你完全沉浸在某个客体时,不论是注视自然界中的物质客体,还是倾听自然界的声响、音乐什么的,或是面对事物完全陷入沉思的时候,你在此时并不会意识到自己处于一种聚精会神的状态。只有当你的聚精会神受到某些阻挡不能继续下去时,你才会意识到“自我”的存在。”

——“自我”和“非我”:“自我”是实体的存在,是一种反思性的存在;“非我”是我们试图理解、感受,乃至主宰、征服、改造、塑造的事物——至少是可以对其做点什么的事物。

——“碰撞”:“在他看来碰撞是主宰一切经验的基本范畴。即,当你自问,有什么理由设定世界存在?有什么理由设定世界不是一个虚像?有什么理由设定唯我论是一个谬误?万事万物不是出自想象的臆造?甚或完全就是欺骗性的幻想?你就会发现,在你和你想要的东西之间,在你本人和你希望成为的人之间,在你和你想将你的人格施与其上的质料之间,以及你和那些抗拒施与的质料之间,绝对地存在某种矛盾或冲突。正是在抗拒之中,“自我”和“非我”浮现出来。没有“非我”,就没有“自我”意识。没有“自我”意识,也就没有“非我”意识。这是一个基始依据,较之由此递演或推演出来的东西,它更根本、更基本。较之这个绝对是原初的、不可归约的和根本性的基始依据(不是经验的基始依据,而是存在的基始依据),科学所描述的世界只不过是一个人为的建构。费希特的观点大概就是这样。”

——费希特的贡献:“在他的思想中,唯一值得称道的,我前面已解释过的,是对独特“自我”的剥离,“自我”的创造性活动,它赋予物质以形式,它对其他事物的渗透,它对价值的创造,它对价值的奉献。”

3.谢林

——“费希特把人类意志活跃生动的原则同自然对立起来——费希特认为自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死气沉沉的质料,可被塑造,可被调度,使其与它本来抵触的某些东西相协。就此而论,费希特与康德的观点相同。而谢林则持一种神秘主义的活力论。对他而言,自然本身是有生命的,是一种精神性的自我展开。他认为世界起初处于一种野蛮的无意识状态,逐渐发展出它对自己的意识。这种意识肇始于最神秘的原初阶段,起源于黑暗而不断发展的无意识意志,逐渐获得自我意识。自然就是那无意识意志,人则是逐步获得自我意识的意志。自然展现了意志发展的各种阶段,每个阶段都是自然不同发展阶段的意志的反映。首先是有了岩石和土地,这是一种处于完全无意识状态的意志。(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观念,追究起来,它有诺斯替教派的渊源。)随后生命逐渐进入这些意志,于是出现了第一批生物物种早期生命的迹象。随后,植物、动物相继出现了——发展的自我意识和意志的发展节奏开始呈现某种目的性。自然在为某些东西奋斗,却未意识到自己的奋斗。人类开始奋斗,并逐渐意识到他的奋斗所在。通过一再奋斗,得到他为之奋斗的东西,他使整个世界也获得了更高级的关于自我的意识。对于谢林来说,上帝就是意识的自我发展原理。他说,上帝就是开始和结束。开始是无意识的,而结束则是对于自我的完满意识。上帝是一个不断进步的现象,是创造性进化的一种方式。柏格森将“创造性进化”的发明权据为己有,但他的观点基本上都可以在谢林那里找到。”

——谢林的艺术或美学观:“因为如果自然界的一切都是活生生的话,如果我们不过是自然中最具自我意识的代言人而已,那么艺术家的职责就是挖掘他自己,最重要的就是挖掘他自身里面黑暗的无意识的力量,通过痛苦而暴烈的内部斗争把无意识提升到意识的层面。”

4.谢林和费希特的结合:象征主义

——“费希特的意志理论和谢林的无意识理论的结合产生出的第一个伟大的理念是象征主义。意志和无意识构成了浪漫主义美学的基本要素,进而成为它的政治学和伦理学的基本要素。象征主义是所有浪漫主义观念的核心,是批评浪漫主义的学者一直关注的现象。我不敢说对这个现象我已经完全领悟了,但我还是要尽我所能给出一个清楚的陈述。谢林说得很对,浪漫主义是荒蛮的森林,是一座迷宫,唯一的向导是诗人的意志和情绪。”

——A类象征:传统符号,意指明确的事物,所指的含义有明确的规定性。

——B类象征:与A有异,只能用符号表示的不能诉诸文字描述的东西。

5.为什么要用象征?:是表达无限的一种努力和尝试。“浪漫主义认为我们周围的现实,我们周围的世界存在一种无限前进的力量,存在着无限性,它是无穷无尽的,有限性的东西成为无限性的象征符号,这当然是行不通的。你只能用手中掌握的表达方法进行表达。但你要知道,你所掌握的方法无法表达出你想要表达的全部东西,因为全部是无限的。因此你得求助于寓言和象征符号。寓言就是使用语言或绘画形式的一种表达,它在表达本意的同时,仍有其他所指。当它的所指超过本意之外,它的所指按假设是不可明确陈述出来的。”浪漫主义者所要表达的,也就是费希特所讲的,“表达出无形之物,却必须使用有形的介质。我想表达不可言传之物,却必须使用措辞。我想表达的,也许是无意识的事物,却必须应用有意识的方法。我知道我不会成功,也不可能成功。因此我所能做的只是采取某些逼近的方式,慢慢接近、慢慢接近我的目标;我只能尽力而为。不过,这可是一种异常痛苦的搏斗。”

6.浪漫主义者对“深度”的观点以及对表达的认识:“不管我们怎么解释这些话,它们都会开启幽深的远景,不可简化,不可把握,不可描述,不能收藏。没有什么推理公式能得到它们全部的真实值。”因此,很大程度上他们由此做出如下的论断:用有限表示无限,用有形表示无形,用死亡表示生命,用空间表示时间,用言说表示那些无以言表的东西。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曾经问:“我们是否可以掌握神圣之物?”他答道:“我们不可能掌握神圣之物,因为强加于它身上的形式已经使之变形。”这种观点贯穿于浪漫主义者的艺术理和生活之中。”

7.上述略带悲伤的“情绪”导致了两种偏执的现象:

——A:思乡情结。

——B:某种妄想狂

8.思乡情结

——“启蒙主义认为世上存在一种封闭的、完美的生活范式——我前面已经说过了,世上存在着一些独特范式的生活、艺术、情感、观念,它们已够正确、真实、客观,只要我们能够了解它们,我们就可以授之于人。所有的问题都有答案,只要我们能够根据答案构建一个结构,并使自己适应这种结构,我们就可以找到关于观念和行动的所有问题的答案。但是如果事实并非如此呢?如果世界是运动的而非静止的,如果它是活跃的而非停滞的,如果它是无限的而不是有限的,如果它永远都在变化,从没有停止不动,从没有保持原样不动(浪漫主义经常使用各种各样的隐喻来形容这种状态),如果世界是持续的波动(施莱格尔就这么说),那么我们怎么可能描述出这个状态?…然而,我们非得尝试不可,因为放弃尝试就是停止表达,停止表达就是停止活着。对于浪漫主义者而言,活着就是要有所为,而有所为就是表达自己的天性。表达人的天性就是表达人与世界的关系。虽然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不可表达的,但必须尝试着去表达。这就是苦恼,这就是难题。这是无止境的向往。这是一种渴望。因此人们不得不远走他乡,寻求异国情调,游历遥远的东方,创作追忆过去的小说,这也是我们沉溺于各种幻想的原因。这是典型的浪漫主义的思乡情结。如果赐予浪漫主义者他们正在寻找的家园、给予他们谈论的和谐与完美,他们却会拒绝这样的赐予。原则上来说,在定义的层面,这些东西都是可追求而不可得的,而这正是现实的本质。”

——“努力是行动,行动是运动,运动永不终结——它是永恒的运动。这是浪漫主义的基本意象,一个我尽力想要用语言阐述却永远不能阐明的意象。”

9.某种妄想狂

——乐观版本:“在这里,浪漫主义者认为只要不断前进,只要拓展我们的天性,摧毁我们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不管它是什么——十八世纪僵死的法国教条,具有破坏性的政治经济制度,法律,权威,任何呆板枯燥的真理,任何所谓具有绝对、完美、公正形式的律法或制度——我们就能在这个摧毁障碍的过程中不断地解放自己,使自己无限的天性在更高、更广、更深远、更自由、更有活力的境界中翱翔,仿佛接近了我们梦寐以求的神圣。”

——悲观版本:“尽管我们作为个体寻求自我的解放,然而世界不会如此轻易地被驯服。在世界的背后有某种东西,在无意识的黑暗深渊中,在历史的黑暗深渊中有某种东西;有些事情我们永远掌握不了,这极大地挫伤了我们最宝贵的愿望。”

——“只要你认为有某种更为巨大、不可捕捉、不可企及的事物存在于我们之外,你要么像费希特希望的那样对它产生热爱之情,要么产生畏惧之感。如果你有畏惧之感,那么畏惧就会变成妄想狂。在整个十九世纪,这种妄想狂一直在积聚,在叔本华那里达到高潮,在瓦格纳那里,它主宰了他的全部作品。到了二十世纪,它已蔚然成风,弥漫于所有的文学艺术作品之中。我们不能摆脱的想法是,不管我们怎么努力,东西总是会溃烂,花蕾上总是有蠕虫,有些东西受到摧残,有些东西使我们陷入沮丧而不能自拔,不论它们是我们意欲根除的人还是人类无能为力的非人力量。”

——笃信意志的双刃剑,或信仰自由的代价:“浪漫主义者常常徘徊在两个极端之间:即神秘性的乐观主义和恐怖的悲观主义之间。”(多可悲啊。

10.法国大革命

——“在人们的观念和想象中,法国大革命是行动、战斗和死亡的诗歌。德国人这样认为,别处的人也这样认为。它的效果与它的目的截然相反。它特别引发了对于冰山隐在水底下那部分的联想。”

——“不曾设想的后果(unintended consequences)这一观念认为,尽管人可以计划现实,但隐藏的现实自行其是;尽管人力图改变现实,但现实会突然挺身而出,反戈一击;如果人想改变自然、人类自己,或者别的什么东西,所谓“人性”、“社会的本性”、“无意识的黑暗力量”、“生产力”、“理念”这类巨大的实体,一旦你做得太过分,它们就会反戈一击,把你打倒在地。在欧洲,这一观念渗入很多人的想象之中,而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是浪漫主义者。从这一观念派生出形形色色的新神义论:马克思主义神义论、黑格尔神义论、斯宾格勒神义论、汤因比神义论,以及我们时代许许多多其他的神学著作。我认为,它们都滥觞于不曾设想的后果这一观念;妄想狂的潮流亦由此而生,关于某些比我们强大的东西,某些巨大的非人力量的观念也被召唤出来,对于它们,我们不明就里却也无法扭转”

11.《威廉·迈斯特》:“浪漫主义者对其推崇备至,并不是因为它的叙事力量。他们推崇它,有两个原因:首先,它描述了一个天才的自我形成过程——他是如何能够把握自我,通过自由行使高贵不羁的意志而成就自己的。…其次,是其表现出的敏捷的转换。起初是朴素的散文,仿佛在对水温或者某类别致的花园进行科学性描述,突然,歌德文笔一转,转入一种使人迷醉、充满诗意和抒情的叙述,叙述化为诗歌,旋即回归到优美而严谨的散文中去。对于浪漫主义者而言,这种敏捷的转换——从诗歌到散文,从迷醉到科学描述,乃是一种有力的武器,可以破除陈腐不堪的现实。”

12.最深刻和最疯狂的事物:

——其一是自由无羁的意志及其否认世上存在事物的本性

——其二是试图破除事物具有稳固结构这一观念

持久的影响

1.浪漫主义的核心

——对旧传统(三大支柱)、对“知识即美德”(无论什么知识是真知识,但都笃定存在一种真知识)的攻击。

——浪漫主义运动的主张A:“第一个就是人已熟知的“不屈的意志”的观念:人们所要获得的不是关于价值的知识,而是价值的创造。你创造价值,创造目标,创造目的,最终创造出自己关于世界的愿景。正如艺术家创造艺术品——一件艺术品在被艺术家创造出来之前,它是不存在的,哪儿也没有它。没有复制,没有顺应,没有学习的规则,没有外部的制约,没有你在动手之前就得理解和顺应的结构。整个过程的核心就是从虚空之物,或任何拿得到的材料中发明、创造和制作。这个观点的核心在于,在某种程度上,毕竟世界出自你的选择、你的创造。”

——浪漫主义运动的主张B:“认为世上并不存在事物的结构。不存在一个你必须适应的模式。只有一样,那就是世界是永无止境的自我创新,如果不把世界说成涌流的话。物理学、化学和其他自然学科教我们把世界看成一连串的事实、事件模式、空间里的堆积物、坚不可摧的关系维系起来的三维实体,他们的认识错了。世界是一个永远挺身向前、永远自我创造的过程,要么对人充满了敌意——叔本华就这么认为,某种程度上来说,尼采也这么认为,因此,它会颠覆人阻止它、组织它、在它怀抱里怡然自得以及把它弄成一个宜家宜居的安乐窝的所有努力;要么对人充满友善,有人就这么认为。说它友善,是因为通过你对它的认同,通过你在其中进行创造,通过你把自己投入这个伟大的过程,通过你发现自身蕴藏的创造性力量—这种创造性力量,你会发现,同样存在于外部世界,通过一方面认识精神,另一方面认识物质,通过把整体视为一个巨大的自我组织和自我创造的过程,最终你将得到自由。”

——说来说去,浪漫主义宣扬的就是,“一旦你试图了解一个事物,无论你应用哪种力量,你都会发现你要探索的是不可穷尽之物。…你会发现你正试图抓住难以捕捉的东西,你正试图用规则去框柱一个规则以外的物体。一旦你试图对任何一个事物下定论,新的深渊还会打开,而这些深渊又通往别的深渊。明白这一点的人是唯一能搞得清现实的人,他们明白试图限定事物、试图确定它们、试图描述它们,无论做的多么严谨,结果还是徒劳无功。…如此一来,就产生了非现实和幻想——也就是一种企图:总是要罩住不可限制之物、追求真理于无真理之处、阻断不歇的涌流、使运动静止,以空间捕捉时间、以黑暗捕捉光线。这就是浪漫主义的布道。”

——所以,如何表达?借助象征和神话,哪怕是创造新的象征和神明,这就是“使现实裂成碎片、从事物结构中挣脱、说出不可说的种种努力”。

——“没有普遍形式,没有伟大风格。…因此,必须打破这个秩序:必须通过走向过去、走向内心或走出外部世界来打碎它。必须去追求并成为具有某种伟大精神内驱力的人,这种内驱力自己无法确认;或者必须理想化某个神话使其不落凡尘,北欧神话也好,南方神话也好,凯尔特神话也好,别的什么神话也好,到底是哪一个并不重要——管它是阶级、国家或教会或其他——它都会不断地促使你前进,永不知足,它的本质和意义在于它绝对无法实现,所以,一旦实现,它将毫无价值。就我所见而言,这就是浪漫主义的本质:意志,以及作为行动的同义词、作为因其永远在创造而无法被描述的人;你甚至不能说它在创造自己,因为没有自我,只有运动。这是浪漫主义的关键所在。”

2.影响:艺术、政治、法学、历史、音乐等等。(详见C6

3.浪漫主义最基本的要点:“(承认)意志以及如下事实,即世上并不存在事物的结构,人能够随意塑造事物——事物的存在仅仅是人的塑造活动的结果。由此,浪漫主义反对任何把现实再现为某种可供研究、描写、学习、与他人交流的形式,换言之,就是那些以科学方式再现现实的企图。”

4.拜伦,19世纪早期,几乎是浪漫主义的同义词

——“强调不屈的意志,同时,整个唯意志论哲学,整个必须由优秀人物征服和控制世界的哲学观点也由他而起。”

——拜伦自己的一生便是对浪漫主义的观点进行实践的代表。

5.打破事物固有本质的浪漫主义:“在十八世纪,无论在艺术还是政治还是其他领域,人们都有一套极端烦琐的秩序,各种形式,各种清规,各种戒律,各种礼节,人们过着一种密不透风且井然有序的生活。任何能摧毁、破坏这种生活的东西都受到欢迎。”所以,浪漫主义者常用意象一边是术士巫师,幽灵怪物,壕沟死人,围着中世纪古堡吱吱作响的夜蝙蝠,沾满血迹的鬼魂,吓人的沙哑嗓门;一边是安详有序的中世纪宏伟景象以其比武盛事、传令使者和教士牧师。等等诸如此类的如此对立的东西。

6.浪漫主义的影响及遗产

——“所以,我们是两个世界的后代。一方面,我们是浪漫主义的继承人,因为浪漫主义打破了迄今为止人类以各种方式奉行的那个单一模式,即永恒的爱智慧(philosophia perennis)。(另一方面)我们是某种疑虑的产物——我们无法说得清楚。我们重视结果,也重视动机,在这两者之间犹豫不决。”

——“事实上,整个浪漫主义运动企图把一种美学模式强加于现实生活,要求一切都遵循艺术的规律。而对于艺术家来说,浪漫主义运动的一些主张似乎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信的。但是基于要把生活转化为艺术的企图,他们预设了人类是质料,就如颜料或声响一样只是一种素材: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就人类出于彼此交流的目的而必须承认某些共同价值、共同事实,必须生活在一个共同的世界。还因为科学所言并非都是胡说,常识所声称的并非全是错的——那种判断其本身就是自我矛盾和荒诞的论调——因为最彻底的浪漫主义,以及作为它的分支的存在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在我看来都是谬论。”

——“浪漫主义给予我们艺术自由的观念,以及这样一个事实,即在十八世纪曾盛行的、过度理性和极端科学主义的分析者今天仍在阐述的那些过于简单的观点,无法用来解释艺术家个人或人类的全部。浪漫主义还留给我们这样一个观念,对人类事务做出一个统一性回答很可能是毁灭性的,假如你真的相信有一种包治人类一切疾病的灵丹妙药,且无论付出何种代价你都要使用它,那么,在它的名义之下你很可能成为一个暴力专制的独裁者,因为,把一切障碍留给它解决的愿望将最终毁灭那些你本来想为其利益寻求解决之道的生命。多重价值并存且互不兼容的观念;多元性、无穷性、人的一切答案和决定的非完满性的观点;在艺术或生活中,任何声称完美和真实的单一回答在原则上都不是完美和真实的。”

7.浪漫主义的结局:“浪漫主义的结局是自由主义,是宽容,是行为得体以及对于不完美的生活的体谅;是理性的自我理解的一定程度的增强。这些和浪漫派的初衷相去甚远。然而同时——就此而言,浪漫派的教义是正确的——他们是最强调人类行为之不可预测性的人。”是一种对非我的包容体谅,是一种对自我的亵渎放弃。

8.致浪漫主义

是鸟,是云,是音符戛然,是月色朦胧

玫瑰还是同一朵玫瑰,不同的是你的眼

冬日怀揣对去年冬日的思念奔向了明年

无字碑被雨打湿,他已完成最初的誓言

“我总是在回家的路上,寻找我父亲的老宅。”

digest/digest/notes_of_the-roots-of-romanticism.txt · 最后更改: 2022/10/25 00:06 由 v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