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思想实验室主要记录vim同志关于社会与人的一些独立思考,基于长期以来观察和研究。较多的从基础社会科学和认识论·方法论进行讨论,并提出一些原创的理论和模型。相关内容为实验性质,不保证成熟,但解释力和可用性应该还凑合。
vim思想实验室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系列:1.认识论系列,2.方法论系列,3.思想实验系列
相关文章将陆续在本站发布,最新的内容会先在vim的公众号“vim”上第一时间发布(包括正式版和预览版),你可以通过扫描右侧公众号二维码添加。如需转载vim笔记的文章,相关授权使用说明请查看“vim笔记”网站文章使用说明)
战略焦点分析模型(vSFAM),主要是为组织经营管理,以及政府、枢纽型组织在做区域性、产业性治理相关场景准备的。基于相关研究和咨询工作的实务经验,结合一些认识论/方法论的基础知识提出。vSFAM模型不提供直接的操作层面的方法,主要提供的是一种系统思维的方式,以及现象还原的方法,帮助在纷乱的现象和问题之中,抽象出逻辑和脉络,明确相关焦点场域,理清相关的脉络。方便理顺思路,以及选择合适的工具模型,用于支持后续具体的战略决策和计划制订。
一般文章写作基于的是自然语言和相关学科领域的概念和叙述的混合,通常比较随意,很容易导致歧义和误导;但另一方面,如果像数学和逻辑学那样,用极其严谨的逻辑符号来表达,即不容易使用,也不容易理解,并不适合一般人使用。为了在日常写作和记录过程中,表达得尽量精准和严谨一些,但又不至于出现“作者觉得麻烦,读者看不明白”的情况。vim同志借鉴Markdown语法的经验,在传统写作的符号标识的基础上,参考IT领域和数学领域的一些常用的语言和符号系统,试着整了一个轻量级的vim笔记内容符号标注系统
vim社会创新工具集(vim's Social Innovation Toolsets,简称vSITs,或v社创工具集),是vim同志在研究社会创新相关议题(社会治理、企业公共事务/家族公共事务、公益创业等)过程中,基于经验事实和社会科学一般性原理,设计的一系列分析工具和认知模型。vSITs主要用于对社会现象和个人认知进行抽象展开,便于更好地理解问题和现象背后的一般性原理、分析发展趋势、提出应对思路,同时界定讨论的有效边界与逻辑层次,使叙事在一个合理的分析框架内有效展开,减少叙事纠结和逻辑短路现象的发生。
认识论 | 如何认识和调节我们所处的社会——关于社会的形式表述
社会作为一个元概念,指得是一种人的结社,以及结社人的权利关系的形式空间,同时也是社会程序和社会工程的运行环境或者操作系统。本文是对于社会和社会科学等相关概念和体系的形式化表述,属于思想实验范畴。形式表述无所谓对错,主要强调的是在认识和分析过程中的可用性。本文所讨论的关于社会与人的认知,属于较为抽象的知识论层面的讨论,它无法直接用于现实问题的分析和叙事,需要结合更为具象的知识体系才具有可用性。
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处在一个窘境中:学科理论似乎越来越来系统和精致,但对客观世界的解释力却往往差强人意。往往需要的大量条件和观念预设,才能使理论与现实相吻合。根源可能在于:认识论层面的传统框架,已经无法支持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结构与实践,以及人的心理与知识发展;甚至可能“科学”本身是否适合于人文社会领域,都是值得讨论的。可能,人文社科领域需要一种底层的范式转换,而这种范式的甚至可能是哲学的而非科学的。这篇东西尝试探讨一种系统性、动态性的分析框架。目前问题很多:叙述不够规范,概念比较模糊,文字非常粗糙,结构要素缺位等;但已有一定的解释力,先粗线条地给个大概,后面逐步改进和完善。
vim社会分析单元(以下简称vSAU)是一个用于对社会议题和心理事件的理解和分析的模型工具。它通过将社会议题和心理事件分别进行心理场域中的“对象化”和社会场域中的“结点化”,将相应的[现象-叙事]进行逻辑展开,建立一种模型集合的条件约束下,可以理解和分析的不完备对象,然后以其为基本分析单元,放回社会议题和心理事件所处的现实场域中进行分析,获得一种对于未来和预期,可用的、具有一定程度确定性的认知和方法。该模型通过将分析对象的“确定性”重新规范为一种集合态和过程事件,从而在限定的合法空间和条件边界内,使静态模型下不可知的对象,在一个动态的模型中重新获得确定性和可认知。
这篇文章是在写《认识论 | vim社会分析单元——有效沟通与合作的认识论基础》时的副产品,那是一篇搞认识论基建的文章,当你考虑的问题足够抽象的时候,你很容易在不同抽象层次和焦点议题中绕来绕去。然后我发现,有一部分内容离现实问题太近,它讨论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如此地容易陷入自说自话、自欺欺人的处境之中,我试着做了一些基本面上的分析,做了一些范畴上的分类,看了一下,结构似乎还完整,就拎出来单独成文吧——可能对于大部分关注人性和心理,但不需要在那么抽象的层面上考虑问题的人,这篇文章可能更实用吧。
似乎在美国,反中已经成为了从政治到社会的基本共识。据人大国关院的翟东升教授说:在华盛顿,如果一个政治人物敢公开声明“美国应该和中国合作”等同于政治自杀,我不认识美国政界的人,不过听起来挺真实的,觉得可以相信。试着建了一个小模型、并写了一篇小文章来讨论这个问题。先声明,这是一个高度简化的模型。只就社会运转的一般性规则,整出了一个相当简化的一般性分析框架,肯定不严谨,结构很粗糙,但勉强应该能run起来,仅供有兴趣的同志可以参考一下。对小白应该可以提供一些视角,有基础的同学也可以自己找数据代入做深入分析。
这是一个思想实验,演示一下类数学的纯粹抽象逻辑,与人文社会实学议题是如何通过逻辑映射,进行相互分析论证的。声明一下:本文的目标是演示一种纯粹的抽象逻辑演绎过程,为实现不同层次抽象和现象的转换。借用了许多不同学科的概念,这些概念并不一定符合来源学科的正式表述,请暂时忽略这些差别,试着看看能不能理解其中的逻辑过程——再次强调:这只是一次思想实验,不保证逻辑严谨、不保证立场客观、不保证结论正确,仅供参考。
六十年代中后期,巨大的财政压力+对革命小将失控的担忧+社会意义意识形态,一批批的“知识青年”在“我们都有一双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号召下,奔向了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和农民以及农村出身的同龄人一起,开始了新的生活。
没啥事,简单弄个模型,聊一聊所谓的中国历史周期率是怎么回事——可能也适用于大部分的农业社会的情况吧。非常简化,但在相关尺度上,可能比所谓的人文叙事更接近现实逻辑吧。还是那句话,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补充说一句:所谓的周期率,无外乎指得是特定社会结构下,在输入条件大致不变的情况下,程序会一遍又一遍的跑出类似的结果——不是宿命,也不是某些元逻辑的简单证明,而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客观实现。
本人所有原创文章写作,总体遵循以下原则:
联系方式
邮件:vim@vim.org.cn 网站:www.vim.org.cn 留言:联系vim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