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文摘精选
故事 | 白衣飘飘的年代的爱情故事
(a:天煞@知乎)
我姑奶奶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上的是南开大学,整个县当年只有三个大学生在天津。大学几年姑奶奶也越发洋气。
姑奶奶大三暑假的一天晚上,姑奶奶和我太奶奶(她妈妈)吵起来了,而且声音越吵越大,把对门的我叔,我爷爷,我奶奶也给吵醒了。
还有一年就毕业了,太奶奶说,让我姑奶奶准备完婚的事儿,毕业就把喜事办了。我姑奶奶先是解释,后来是哭,再后来准备穿衣服收拾东西回学校。(注:学校假期宿舍当年是不让住的,说回学校,是要跑回天津,到恋人家,私奔那种。)
为啥?
亲是早年间定下来的。小伙子是我家一个远亲,亲事是我太奶奶和太姑奶奶俩人定的,当时孩子们就十来岁,都以为是玩笑。随着姑奶奶上大学,已然默认了自己“天之骄子”的身份,咋还能嫁给一个土老帽呢?而且这么多年也没人再提,都默认作废了。
“别以为念两年书,你就变凤凰了。”太奶奶不客气的训斥到:“你同xiao家都是城里吃粮票的,你能跟人家比?”
姑奶奶还在置气,不说话,太奶奶骂起来声音更大:
“大栓子(未婚夫)咋不好咧?我跟你说,你还小,啥也不懂,人家一家子都是过日子人(注:这句话,估计现在年轻女孩子听了,血压都要飚高),咱家这条件,按说人家都看不上。”
看着闺女还无动于衷,太奶奶先招呼闺女回炕上。
“回蚊帐里面来,咱们接着说。蚊子多一会儿把你吃了。大栓子家每年来多少人说亲你知道不?要不是你姑拦着,人家孩子都生好几个了,还能等你念完书?”
姑奶奶还继续沉默。
太奶奶声音逐渐柔缓:“我知道你咋想,大学生咧,洋气咧,可你能飞哪儿切?你说你同xiao的咋好咋好,甭说那帮天津大城市的。就是每回接你一起走的那俩(俩男学生每次假期结束都是从县城过来接她,再一起去市里坐火车),人家能娶你吗?人家分配回也是回县城,你老人家(长辈用你老人家形容小辈时,都是调侃,意思是“瞧你小样”)分配也是回村里,前面村里的大学生分配啥样,你没看见是咋的?”
太奶奶叹了口气,看她闺女还是一声不吭生闷气。压下去的火又冒上来了。
“中,中,你大学生了,你听不我这小脚老太太的。这样,你要是能找到好人家,你同学啥的要是有愿意要你的,你就跟着。我也不愿意人家说我老封建,包办婚姻,你要是能找个吃粮票的婆家,我也觉着有个城里的亲家挺光荣,也跟着你沾沾光!”
故事的结局。二姑奶奶毕业分配,俩方案二选一,镇供销社或者镇中学,二姑奶奶当了中学老师,教化学。
上班后的第二年和“大栓子”完了婚,我叫他二姑爷爷。
国情 | 为啥有关部门解决个问题那么难——与时事无关的国家治理案例
事情来了,有人上报。
这个事给了小A,小A是基层办事员;小A做不了主,上报给小B,小B是主任。
小B发现这个事涉及到大D,大D是调任的老上司,他之前跟这个事有瓜葛,正常办理就爆雷了,就问了小C怎么办。
小C是分管局长,大D以前的下级,这事跟他也有关系,所以他不想管,就不想签字,让小B自己签了直接办,自己负责。
小B觉得,这事他签,小C不签,以后追起来太麻烦,他也不签,但是明面上也不说,就拖着。
结果这事就给忘了。
社会心理 | 妈妈的唠叨都是出于关心,为什么我们这么难以忍受?
作者:Rainie@知乎
一句话总话:唠叨就是,又什么忙都帮不上又说不了好听的话,增加焦虑,无用且错误。正确的做法是:能干事儿解决问题的,干事儿;干不了事儿解决不了的,说好听的话,在背后帮忙。
因为唠叨,不能解决问题
唠叨的初衷,是为了解决问题,但是它解决不了。
为什么解决不了?
因为唠叨的话,说的都是显而易见的、表象的、最终的、命令性的东西。
比如:快点睡觉、按时吃饭等等。
这些是祈使句,而且是结果性的。
拿熬夜来说,有人是因为客观上,有很多事压着,睡不了,或者睡不着;更多人是主观上的焦虑,弥补白天不自由,晚上熬夜,或者单纯享受晚上安静、没人打扰,只有自己的感觉。
而唠叨的人,他们不管原因,不管是什么理由,就要个结果。但是你不解决根源,你凭什么得到一个结果?就靠着那几句话?
那关心的人会说了,你做不完啊?别做了,睡吧。后果能替我承担吗?不能。
或者,“我不知道怎么帮你,你说说看。”
这一句话其实比单纯地唠叨要有进步多了,但大多数时候,比如说自己的工作问题,太具体了,前因后果太多了,说起来又累又麻烦,而且很多时候你很清楚地知道,说完了对方也帮不上忙。
生活 | 各种普通食物最好吃的时刻
作者:张春
白开水要刚好烫嘴的温度,但是不会真的烫到人。微微感受到滚过嗓子的温度。最好是用力喝到满口,让烫嘴的开水轻轻烫到整个口腔。
玻璃瓶装的可乐冻到正好出现柔柔软软冰粒的时刻。上上下下都悬浮着那种冰粒,不管是大口还是小口都可以吃到它。那是梦幻可乐。
薯条,刚出锅,热热的,外表脆脆,还有一点明显的细盐在外面,里面是软的,最好是拿硬而热的薯条刮甜筒冰淇淋吃。一截一截咬下去,每一口都吃到盐,脆热的外皮,烫嘴的柔嫩土豆肉,还有又甜又凉又奶的冰淇淋。这样就可以冷热甜咸硬软一口吃到。
鸭脖子用手撕着一条条吃是最好吃的。吃完可以撕的肉以后,再把骨头一节节分开,仔细吃缝里面的肉,啃到只剩白骨,最后一口吃白骨上的软骨,才最美。吃鸭脖子应该持续地吃下去,以免要洗手擦手,由于麻烦而扫兴。我曾经独自连续四小时不动弹地吃鸭脖子,在一个正在装修,地面满是灰尘的空房间里,坐在唯一一张能坐的小板凳上。真乃奇女子。
葛梯尔问题
葛梯尔问题(英语:Gettier problem,又译为盖提尔问题),是现代知识论中的一个关于知识的定义的问题。1963年,美国哲学家爱德蒙德·葛梯尔在一篇只有三页纸的论文中质疑当时哲学界公认的知识的定义:知识是得到证成的真信念(也称为知识三要素,或“JTB理论”)。他的论文标题是:“得到证成的真信念就是知识吗?”[1]。在论文中,葛梯尔提出了两个反例,说明即使是得到证成的真信念,也未必是知识。这篇论文引发了哲学界对于知识定义的一系列争论,并导致了葛梯尔问题的出现:“应当怎样补充或修改知识三要素,才能完整地定义知识的概念?”
现象 | 语言是魔鬼,多客观的专业陈述,都能被意识形态的表达……
作者:陆六六@知乎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
一句铿锵有力的话,让多少法学生心有戚戚焉,甚至让我们联想到了什么法治信仰等等。
但是,不好意思,你曾经的理解和这句话本身,或许并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这句话是伯尔曼说的,出处是《法律与宗教》(The Interaction of Law and Religion)的导言部分,原文是
“Law has to be believed in, or it will not work”。
这里的英文感受,和中文翻译出来的感觉,大家可以自己评判一下,力度到底是不是一样的。